期刊简介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1993年创刊,是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我国第一本传播有关临床营养支持、各种营养素的代谢、营养支持对结局和“成本-效果”影响以及转化医学与营养研究等方面信息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也是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的专业期刊。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822/R
- 国内刊号:11-400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汉斯·克雷布斯与谷氨酰胺在临床营养的应用
Malcolm Watford;John T.Brosnan;李娟
关键词:谷氨酰胺, 三羧酸循环, 临床应用
摘要: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Hans Adolf Krebs)(195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为谷氨酰胺在临床营养的应用开创了新的舞台,本文对其在谷氨酰胺代谢方面的研究贡献进行阐述.本文两位作者在谷氨酰胺代谢方面也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在克雷布斯教授指导下完成了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训练.1923年,克雷布斯成为一名医生,并参加了3年的临床培训.1926年,他进入奥托·沃伯格(Otto Warburg)(193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室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克雷布斯利用沃伯格测压法等技术对肿瘤相关蛋白降解代谢进行相关研究.1931年克雷布斯开始研究合成反应,并于1932年描述了第一个生化循环路径——尿素循环.1933年克雷布斯移居英格兰,同时将研究集中于氨基酸代谢,从分子水平阐述动物组织谷氨酰胺代谢,为临床营养应用谷氨酰胺奠定了基础.其研究以谷氨酰胺异常代谢为起点,之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谷氨酰胺水解产生谷氨酸与氨的过程.克雷布斯于1935年发表文章阐述谷氨酰胺代谢的重要酶学研究,如谷氨酰胺的合成是一个吸热反应,需要能量供应.同时,他鉴定了谷氨酰胺酶对谷氨酰胺的水解作用,且不同组织含有不同亚型的谷氨酰胺酶.此外,他还阐述了分布广泛的“脑型”谷氨酰胺酶的基本调节特点,证实其受谷氨酸负反馈调节,而“肝型”谷氨酰胺酶则不受此调节.1935年的文章发表后,克雷布斯仍致力于应用当时先进的技术方法对氨基酸代谢进行各种研究,并将注意力转移到谷氨酰胺其他代谢过程.20世纪70年代,克雷布斯与其同事合作,发现谷氨酰胺是肝糖异生与尿素合成的底物,肾糖异生与氨的产物,且是小肠上皮细胞的代谢底物.此外,克雷布斯团队还发现骨骼肌可以释放大量谷氨酰胺,同时阐述了肝在谷氨酰胺利用与合成中的作用.直到克雷布斯去世(1981年)前,他仍致力于支链氨基酸与谷氨酰胺代谢关系的研究.在过去的20-30年大量研究中,威尔莫(Wilmor)与弗斯特(Furst)团队先发表文章描述谷氨酰胺在临床肠外营养中的补充应用.关于在临床营养中补充谷氨酰胺,已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章与综述,一些研究展示了其非常显著的有效性,更多的研究显示它具有一定效果,也有研究发现它在某些人群中会产生不良反应.总而言之,谷氨酰胺在临床营养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克雷布斯与他的同事和实习生所做的大量工作.描述与克雷布斯工作“个人追忆”的本文作者,非常感谢作为谷氨酰胺之父的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教授对他们科学研究技术的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