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1993年创刊,是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我国第一本传播有关临床营养支持、各种营养素的代谢、营养支持对结局和“成本-效果”影响以及转化医学与营养研究等方面信息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也是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的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82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004/R

邮发代号: 2-48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822/R
  • 国内刊号:11-400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3年第5期文章
  • 氨基酸葡萄糖联合长链脂肪乳营养支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自然病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肠外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自然病程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120例,分为3组,即常规治疗组(常规组,n=32),普通肠外营养治疗组(普通肠外营养配方,PN组,n=50)和特殊肠外营养(NPN)治疗组(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组......

    作者:刘志华;康亮;黄美近;李超;张兴伟;王磊;兰平;张鹏;秦环龙 刊期: 2013- 05

  • 危重患儿营养支持不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危重患儿在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住院期间的营养状况、营养摄入情况,并对导致营养支持不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观察2012年6月至10月期间入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符合PICU入室标准、住院时间>72h的127例危重症患儿.记录患儿相关人体测量指标、入室1~10d的营养摄入情况等.结果59例(46.5%)患儿在入HCU时即存在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占49.2%;65例(51.......

    作者:沈丽媛;赵醴;洪莉;冯一;潘莉雅;徐建蓉 刊期: 2013- 05

  •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NAFLD的男性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碳水化合物组(L组,n=31)与中碳水化合物组(M组,n=27),其他处理相同.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腰围、体重、血浆葡萄糖浓度、胰岛素分泌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高密度脂蛋白......

    作者:徐军辉;丁佑铭;汪斌;付海峰;徐彦哲 刊期: 2013- 05

  • 代谢综合征患者甘油三酯水平与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脂与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控制血糖的7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同期门诊体检的62例为正常对照,采用酶法测定血脂,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磷脂脂肪酸谱组分,并计算血清PUFA百分含量.结果MS组甘油三醋(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0.8)mmol/L比(1.3±0.5)mmol/L,P=0......

    作者:楼大钧;朱麒钱;叶飞;李铎;黄迪华;董海燕;斯徐伟 刊期: 2013- 05

  • 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中的钙磷添加

    目的观察超低出生体重(ELBW)儿3种不同的肠外营养(PN)钙磷添加治疗方案,探讨ELBW儿如何用PN的方式补充钙磷.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同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收治、进行PN治疗、符合纳入标准、顺利完成研究的66例ELBW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添加组(n=28)、钙剂添加组(n=21)和钙磷添加组(n=17),分别给予单纯的PN营养液、PN添加钙剂、PN添加钙剂和磷盐,每周(共......

    作者:李旭芳;张炼 刊期: 2013- 05

  • 饮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消化道中有复杂的微生物群,包括大约30个属,400~500多种微生物.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有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中重要的就是饮食因素.膳食纤维、脂类、蛋白质等饮食成分对肠道菌群有不同的影响.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变化可以引起很多疾病,因此理解饮食因素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可以对疾病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找到预防及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作者:冉影;周璐;王邦茂 刊期: 2013- 05

  • 小肽的吸收转运机制及生理学作用

    小肽是蛋白质在胃肠道消化时的终产物中的主要组分之一,在蛋白质营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小肽可直接被肠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这也是体内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但其转运体系与氨基酸的转运体系相互独立.本文就小肽的吸收转运体系、其用于肠内营养的优点及一些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小肽一一进行阐述.......

    作者:王洁;何桂珍;王玉康;陈伟 刊期: 2013- 05

  • 区医院重症脑疾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化护理管理

    近年来,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alnutrition,EEN)支持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优化管理措施,EEN是可行的.然而,仅有50%左右接受EN的重症患者能达到目标喂养量(104.6kJ/kg-1·d-1),即达到处方量的80%.本研究对重症脑疾病患者实施优化护理管理,现将其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北......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3- 05

  •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营养性贫血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贫血是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机体组织和器官发生缺氧变化.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营养不良,体内造血原料不足所导致的贫血,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叶酸或/和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病因:(1)膳食中缺乏足量的铁或血红素铁摄入不足,当特殊生理时期(如婴幼儿、青少年、月经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铁需要量增加时,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2)丢失过多,如慢性失血,按每ml......

    作者:中华医学会 刊期: 2013- 05

  • 强化宣教对患者PICC保护知识及意识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宣教对患者PICC保护知识及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的200例患者,按患者住院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常规宣教,n=100)和观察组(双号,强化宣教,n=100).评估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的PICC保护知识掌握情况及保护意识,统计两组导管不良情况发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结果宣教后观察组的PICC保护知识掌握较佳率高于对照组(91%比78......

    作者:张秀芳;廖娟 刊期: 2013- 05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