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1993年创刊,是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我国第一本传播有关临床营养支持、各种营养素的代谢、营养支持对结局和“成本-效果”影响以及转化医学与营养研究等方面信息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也是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的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822/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004/R
邮发代号: 2-48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822/R
- 国内刊号:11-400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1993年创刊,是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我国第一本传播有关临床营养支持、各种营养素的代谢、营养支持对结局和“成本-效果”影响以及转化医学与营养研究等方面信息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也是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的专业期刊。
题名(篇名) 题名应选用最恰当、简明的词组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署名 署名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如署名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投稿时需标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作者分别列出;注明通信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摘要 论著及述评、综述应附中英文摘要。论著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按照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四部分撰写。内容应具独立性和自明性,具有与正文等量的主要信息。结果部分要求有具体数据、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可信区间等实质内容。中文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可稍详细些。述评和综述采用报道性摘要。英文摘要置于中文摘要下方。
关键词 根据论文所讨论的重点内容标出3~5个关键词。尽量从最新版本的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词。中文关键词参照《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的中译名和每年新增主题词的中译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正文
格式和层次结构:论著、研究报告可按照引言、材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撰写。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同一级标题应反映同一层次的内容。
引言:简要介绍立题的目的、历史背景或理论依据、研究设想及意义,一般不宜超过250个字。
材料(对象)与方法:扼要叙述研究对象的特征、主要实验材料的来源、性质及数量,仪器设备(包括厂家、型号)等实验条件。所用方法凡有文献记载者,引用文献即可;对方法有改进者须详述改进之处;创新的方法应详加叙述。要求所有方法均可重复验证。说明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结果:应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研究所得数据和所观察到的现象。所有数据均需经统计学处理。可用文字、图和表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不展开论证,不引证他人资料。
讨论:围绕研究结果着重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实事求是地评价其科学价值并可与前人的有关结果进行比较论证,探讨尚无定论之处。客观真实地解释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切忌偏离研究结果,仅罗列资料或重述研究结果。
图表 凡可用文字说明者,均不用图表。图、表应具有自明性。每个图表均应有图表题,图表题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图表内文字、说明及注释仅用中文撰写。图表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只有一个图或一个表时,应标明“图1”或“表1”。
图:图不宜过大,双栏不超过7.5 cm,通栏不超过15.5 cm。图、图题及说明应另纸绘制和书写,图中文字、字母、数字和符号应清晰、匀整,大小以缩图后清晰易辨为宜。黑白照片必须反差鲜明,大体照片应有图内标记尺度,显微照片须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表:表一律采用“三线表”,取消表中竖线。表内参数单位相同者,将单位置于表的右上方;各栏参数单位不同者,可将单位置于各相应栏目的表头或数值旁。
医药学名词 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暂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药名(包括中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中草药一律加注学名。中文药物名称须使用其化学名,不得用商品名。动植物学名应加注标准学名。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正文及摘要中的缩略语,应于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并加括号。
简化字及标点符号 简化字按照国务院1986年10月15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书写,通常可参照《新华字典》。标点符号以国家标准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为准。除半字线连字号、长横连字号分别占半格、两格,破折号、省略号不得断开占两格外,每个标点符号占一格。点号和标号的后一半不应出现在一行之首,标号的前一半不应出现在一行之末。
计量单位 按照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版),贯彻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正确使用、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如浓度单位用mol/L,不用M;放射性活度单位要换算成Bq,不用Ci等。相对分子量不再使用dalton和kd。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得多于一条,也不可混用斜线和负指数幂。不能错把英文缩写cpm、ppb、pphm、ppm、ppt、rpm等作为计量单位使用。血压单位仍使用mm Hg,但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与kPa(千帕斯卡)的换算系数。
统计学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书写。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但有大小写之分。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应使用具体P值(如P=0.384),即所有P值必须列出具体数值,不允许简单写成P>0.05或P<0.05,因为0.06与0.99均为>0.05,但意义有明显不同。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和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95%可信区间。
数字 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其使用规则如下:(1)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2)多位数字不能拆开转行;(3)小数点前后4位或多于4位,应分别向左或右每3位空1/4字距,不再用千分撇;(4)尾数“0”多的5位以上数字,可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
时间: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间和时刻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四位数表示,不能简写,如1997年不能写成97年;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1997-02-28或1997 02 28或19970228;时刻按GB/T7408-94规定的写法,如18时20分15秒,写成18:20:15。
数值修约:不能简单地采用“四舍五入”,应执行国家标准GB 8170-87《数值修约规定》,其简明口诀是“4舍6入5看齐,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零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
参数与偏差范围:(1)数值范围:5至10写为5~10;5万至10万写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2)百分数范围:要用20%~30%,不能写成20~30%;百分率偏差应写成(80±5)%,也可写成80% ±5%,不能写成80±5%;百分数系列不可省略,如60%、70%、80%不能写成60、70、80%;(3)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1.5~2.5 mA不必写成1.5 mA~2.5 mA;(4)偏差范围:(30.5±6.2)岁,不能写成30.5±6.2岁。
系列数值的单位:系列数值的单位相同时,中间数字的单位可省略:如10、15、20 ml。
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例如50 mm×80 mm×100 mm,不能写成50×80×100 mm。
分数: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如2/3,数学公式例外。
志谢 用括号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对参加过部分工作的人员、承担实验工作的人员、提供工作方便的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的个人或团体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志谢对象的同意。
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标注,按照引文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正文引出处加方括号标注在句尾右上角,或标注在引文作者的右上角。论著的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近3年的文献应达到30%。内部资料、鉴定资料、个人通讯、报纸、待发表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得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文摘、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尽量不引用。作者姓名的英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按音节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形式。中文刊名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简称,不使用汉语拼音名称,无规范英文简称者著录全部英文刊名。对有DOI编码的文章必须著录DOI,列于该条文献末尾。作者须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3名及3名以下全部著录,多于3名者仅著录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DOI.
例:[1]袁涛, 王相清, 赵维纲, 等.不同糖耐量状态孕妇血清脂肪因子水平[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5, 23(4):203-209.
DOI:10.3760/cma.j.issn.1674-635X.2015.04.002.
[2] Cappa C, Gregson K, Wardlaw T, et al. Birth registration: a child’s passport to
Protection[J]. Lancet Glob Health, 2014, 2(2):e67-e68.
DOI:10.1016/S2214-109X(13)701809-3.
[书籍]作者. 书籍名[文献类型标志]. 版本(第一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1] 蒋朱明,朱预. 人工胃肠支持—肠外与肠内营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47 - 60.
[2] Walsh PC, Retik AB, Stamey TA, et al. Campbell’s urology[M]. 6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1992:1893-1919.
[书籍中析出文献]作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作(编)者.书籍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1] 郭俊渊.胆道系统、肝脏、胰腺[M ]//吴恩惠.放射诊断学.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75-191
[2] Stoff JS, Clive DM. Role of arachidonic acid metabolites in acute renal failure[M]//Brenner BM, Lazarus JM, eds. Acute renal failure. 2nd ed.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88:222-251.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发文量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总被引频次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喂养早产儿相关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以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作为开奶喂养的早产儿相关营养状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首次以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开奶喂养的早产儿共157例,记录相关诊断、出生情况、营养摄入、生长发育等.根据有无喂养不耐受(不耐受组和耐受组)和出生体质量(<1500g、1500~2500g和≥2500g组)进行分组,分析生长发育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共60例(38.2%......
作者:冯一;洪莉;潘莉雅;常盼盼 刊期: 2015- 05
-
禁食并肠外内营养治疗儿童直肠肛门外伤与暂时转流性结肠造瘘的比较
目的评估禁食并肠外内营养(PN-EN)治疗儿童肛门直肠外伤的效果,并确定应用暂时性结肠造瘘的指征.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989年2月至200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2例Ⅱ~Ⅳ级肛门直肠损伤患儿,根据是否造瘘分为PN-EN组(n=9)和造瘘组(n=13)两组,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损伤的机制、损伤至手术的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合并损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无死亡病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损伤类型和程度、......
作者:史建国;刘婷婷;周红 刊期: 2005- 06
-
成人腰围、体重指数与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与三酰甘油水平之间的关系,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BMI和WC对诊断高三酰甘油血症的价值.方法以2008年7至9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093人(男性707人、女性386人)为研究对象,检测身高、体重、腰围和血三酰甘油水平.比较三酰甘油正常组与异常组BMI和WC的差异.建立BMI和WC的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及曲线上各界值点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王新宜;汪毓诚;林钟芳;吴琦;何毓箐;王建英;张莲 刊期: 2010- 03
-
谷氨酰胺肠内营养与普通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效果比较
谷氨酰胺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但在应激状态下,其被认为是“条件必需氨基酸”,对于调节细胞代谢和免疫细胞功能有重要意义.颅脑损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进展迅速,有效的肠内营养可改善肠屏障、减少细菌和毒素移位、减少并发症.谷氨酰胺在临床中的应用多为静脉输注,部分患者给予口服颗粒制剂,且均是按照每千克体质量计算摄入量;而从肠内营养制剂中添加谷氨酰胺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0年9月至201......
作者:李学龙;宋新娜;张立;冯艳 刊期: 2014- 04
-
长海医院临床营养治疗的管理:效果,效率和经济的结合
......
作者:蔡东联 刊期: 2000- 01
-
糖调节受损人群胰岛素早期分泌相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人群胰岛素早期分泌相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取1024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测量腰围、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对糖耐量状态进行分组:糖耐量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低减组、空腹血糖受损伴糖耐量低减组、糖尿病组.计算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与糖耐量正常组1.96±1.03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1.79±0.91(P=0.007)、糖耐量低减组1......
作者:董智慧;李子玲;孙春梅;徐芳 刊期: 2013- 06
-
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经济学评价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费用.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分组试验,将4l例烧伤面积超过30%的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enteralnutrition,EN,n=21)和肠外营养支持为主的常规治疗组(conventionaltherapy,CONT,n=20).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内脏蛋白水平和预后炎症营养指数(prognosticinflammatoryandnutritionalindex......
作者:陈国贤;韩春茂 刊期: 2006- 01
-
综合治疗加静脉营养支持治疗重症哮喘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疗法治疗重症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抗感染、平喘等综合治疗基础上,经静脉置管给予适当的全合一营养液,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1周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静脉营养治疗组体重(WT)增加;血清总蛋白(TP)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
作者:傅鹏;谢琪 刊期: 2005- 04
-
泵输注法和传统推注法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泵输注法和传统推注法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泵输注组(n=28)和传统推注组(n=25),比较两组患者腹胀、腹泻、高血糖和反流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泵输注组腹胀、腹泻和高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14.3%、25.0%和17.9%,均明显低于传统推注组的64.0%(P=0.0002)、52.0%(P=0.0429)和4......
作者:汪远碧;蔡斌 刊期: 2011- 01
-
早年采用营养支持的一段经历
编者按:黄莛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外科专家,总编辑,也是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先行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教授就致力于临床营养支持的实践.1974年一例疑难危重患者,曾几度濒临死亡边缘,当时黄教授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应用临床营养支持,历尽艰辛成功地治愈了这例患者,黄教授这段感人的经历也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生动地描述了我国临床营养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艰难历程.黄教授这种一切为了患者,不畏艰险,勇......
作者:黄莛庭;乔歧禄;刘涛 刊期: 2002- 04
动态资讯More >
- 1 维生素E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 2 高支链氨基酸的临床研究
- 3 风心病瓣膜置换手术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4 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对具有糖尿病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影响
- 5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肠外肠内营养研讨会(11th BISPEN 2001)
- 6 综合措施纠正重症酒精中毒性脑病、肌病、脑梗死、严重胃肠功能紊乱营养支持一例
- 7 进食藏獒肝脏致维生素A中毒二例
- 8 扬州地区营养风险筛查2002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1366例调查)
- 9 不同方法检测血浆游离氨基酸结果比较
- 10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用于老年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观察
- 11 远程临床营养学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构建
- 12 第二届全国普通外科主任论坛会议(征文通知)
- 13 广西巴马长寿老人家庭的饮食营养调查
- 14 补钙对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 15 大豆异黄酮抗辐射效果的观察
- 16 用公式计算与实测静息能量消耗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观察
- 17 仿制物理混合中长链脂肪乳剂与原研药Beagle犬生物学一致性评价
- 18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后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 19 膳食结构调整后不同发病年限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规律
- 20 口服碳酸钙制剂对孕产妇骨密度的影响